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5〕30号),我校28门课程获批立项。600cc全讯白菜网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郁晓华、姜冰倩、冯翔领衔的三门课程入选。600cc全讯白菜网是全校立项数最多的单位。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所属单位 |
AI+课程 | 学习技术系统设计 | 郁晓华 |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AI+课程 | 跨学科课程设计 | 姜冰倩 |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实验实训实践课程 | 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 | 冯翔 |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学习技术系统设计》课程负责人:郁晓华
《学习技术系统设计》为专业必修课程,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二、大三学生开设。该课程已建设10余年,经历了从信息时代到数字时代,再到智能时代的迭代升级,实现了教学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内在合一。课程打造“研-触-评-思-创-行-展”七环节教学模式,旨在结合 AI 技术实现四大突破,即填补AI与教育逻辑融合的理论空白,解析 AI 对教育关系结构和教育流程逻辑的变革;搭建AI增强型知识库,通过师生共建实现多模态信息处理与个性化知识服务;利用AI降低学生系统设计和开发负荷,借助低代码开发工具降低技术门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AI时代人智协同的能力及其社会责任,践行AI向善的教育责任。
课程负责人郁晓华教授出版配套教材《学习技术系统的重识、应用与建构》,荣获第五届上海市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优胜奖、第五届上海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近三年,学生以课程内的项目获国创立项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跨学科课程设计》负责人:姜冰倩
《跨学科课程设计》为全校通识选修课,面向大三师范生开设。该课程自2017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教学路径和鲜明的课程特色。课程创造性地采用“问题链驱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建设结构化、多维度的教学资源体系。课程团队将跨学科协作机制贯穿课程全过程,注重人工智能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设计导向-智能协同”的跨学科教学多智能体系统全过程支持机制,融入“人机共评-反思反馈”机制,增强批判性思维训练,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与迁移,初步建立起“人机共评+自主反思”的教学机制。
课程负责人姜冰倩工程师出版配套教材《跨学科教学设计》,荣获第五届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胜奖,第四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课程依托“高校-中小学”联动育人机制,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7项,开发14门跨学科课程在中小学落地实施,12门课程在各类跨学科课程设计大赛中获奖。
《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课程负责人:冯翔
《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为专业选修课程,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三学生开设。课程整合10余年教学积淀,紧密围绕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与智能时代师范生能力培养的紧迫需求,形成“传统教育软件开发+AI教育应用”双线融合体系,旨在培养能够将教育教学理论与前沿GAI深度融合,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性智能教育软件开发人才。课程以“CORE 实践模式”(挑战驱动、开源开放、责任担当、教育实践)为教学实践理念,结合自主开发的“无代码+AI智能教育软件开发实训平台”,引导学生思考基础教育一线的真实需求与挑战。
课程团队负责人冯翔副研究员致力于将科研、教学紧密融合,获得教育领域软件著作权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课程团队优势互补,指导学生获国创立项1项,市创立项2项,市、校级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奖项3项。“基于PBL的中小学编程教学系统”已在上海知名中学实际应用;“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和预警系统软件”、“校本数学错题智能管理系统”等正在开展合作试用。
600cc全讯白菜网高度重视本科课程建设,至今已有13门课程入选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项目。此次三门课程入选,是600cc全讯白菜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600cc全讯白菜网将以此次立项为契机,持续探索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引领育人创新,培养更多适应教育强国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