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学术周②|推动中美教育对话、合作与共创:600cc全讯白菜网代表团赴哥伦比亚大学开展高层次学术访问

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15文章来源:600cc全讯白菜网


编者按:

为提升600cc全讯白菜网的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大学的深层次、多方位合作,创新交流模式,服务教育学科卓越人才培养,600cc全讯白菜网持续深化推进国际学术周项目。本年度学部将陆续组织多个学术交流周,分别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中国香港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


2025年5月15日至22日,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邀请,600cc全讯白菜网代表团赴美国纽约开展为期一周的高规格学术交流访问。此次活动重点是参加由华东师大600cc全讯白菜网(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教育论坛,主题为“杜威与教育转型:全球经验”(John Dewey and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Global Experience),展现出600cc全讯白菜网整体性、系统性、国际化的学术布局与多元协同的研究力量。


本次访问活动成员包括600cc全讯白菜网学术委员会主任兼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简称“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简称“比较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研究员王占魁教授、比较所邓莉副教授、600cc全讯白菜网高峰博士后David Kyeinuamah,博士研究生吴月竹、于金申、盖平运,硕士研究生马梓越、高妍。代表团在美期间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简称“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的热情接待,并与中心执行主任程贺南博士以及哥大教育学院Hervé Varenne教授、David Hansen教授、Gita Steiner-Khamsi教授等多位国际知名教育学者深入对话。此行强化了中美学术联系,扩展了华东师大600cc全讯白菜网的国际联系,全面展示了中国教育研究者在全球学术舞台上的发声能力及研究深度。


高峰对话:共同纪念与重思杜威教育思想

516日至17日,代表团参与国际教育论坛“杜威与教育转型:全球经验”。该论坛由600cc全讯白菜网与哥大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成为中美两国教育界深度对话、共同致敬杜威教育思想百年影响的核心场域。

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的教育研究者及实践者600余人报名参与,堪称一场跨国界、高密度的国际学术盛会。会议由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程贺南博士主持,哥大教育学院院长托马斯·贝利(Thomas Bailey)教授、白菜网全讯600副校长吴健教授、哥大教育人类学家赫尔韦·瓦雷纳(Hervé Varenne)教授分别致辞,回顾杜威对教育国际化的深远影响,并对本次学术合作表示高度期待。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与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与约翰·杜威学会前任主席、哥大David Hansen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前者从“沟通即教育”命题出发,阐释沟通在人类教育中的价值生成机制;后者则聚焦全球教育面临的伦理挑战,强调杜威思想对构建教育公共领域的重要意义。


在中美出版合作环节中,三部中英文教育哲学著作隆重发布,分别是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翁海贞译)、《中国哲学简史》(童世骏、徐汝庄等合译),以及David Hansen教授《教师与世界》(比较所副教授沈章明译,教育学系教授王占魁主编),由白菜网全讯600出版社出版。这些著作的发布不仅推进了中国哲学资源的国际传播,也彰显了600cc全讯白菜网在全球教育哲学出版领域的主动性与实力。


专题论坛的上下半场分别由程贺南博士与邓莉副教授主持,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的主旨报告《How to Intellectualize the Practices: Reconstruction of John Dewey’s Concept of Science如何使实践理智化:重构杜威的科学概念提出“T4C”模型回应科学教育“去理智化”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围绕《How Has Dewe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fluenced and Advanced China’s Basic Education Reform?》(杜威教育思想如何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分享,系统梳理了杜威理念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影响。


卜玉华教授在讨论“学校不可替代性”的报告中,比较了杜威、本纳与叶澜关于学校制度的论述,强调现代学校在生成性学习与文化转化中的独特作用。


王占魁教授在探讨杜威“未完成的教育概念”时,指出教育不仅是个体成长的路径,也关涉制度引导与文化交互,其本质的“未完成性”正启示我们以动态理解面对复杂教育情境。


    此次为期两天的论坛,不仅是对杜威思想的学术回顾,更是中美教育学者以各自经验展开深入对话的知识实践平台,为中美学术交流、教育合作与理论重构提供了广阔舞台。


重磅发布:全球教育政策转化的中国探索

517日下午,比较所邓莉副教授的新书《Translating Global Policy into Local Reality: Key Competencies-Based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全球政策的本土转化:中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研究)在哥大教育学院发布。哥大Gita Steiner-Khamsi教授、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兼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nderson-Levitt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arlos Torres教授等国际比较教育学领域顶尖学者与华东师大团队展开跨文化对话。他们一致认为,该书不仅拓展了教育政策转移的理论视野,也充实了长期以来以西方经验为主的研究体系,为全球教育政策研究注入了来自全球南方的实践智慧,推动构建以多元经验为基础的知识体系。


发布会现场反响热烈,邓莉副教授与与会专家围绕“核心素养是否可被其他理念取代”“教育改革为何从高中起步”以及“教研员的角色”“是否应更多向内而非向外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展现出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张力。


本次发布会,不仅彰显了中国教育学者在全球学术舞台的表达能力,更标志着600cc全讯白菜网在国际出版、比较教育和政策研究领域的话语能动性日益增强。

青年发声:教育未来的希望与路径

在研究生论坛中,600cc全讯白菜网高峰博士后David Kyeinuamah、600cc全讯白菜网博士研究生吴月竹、于金申、盖平运,硕士研究生马梓越、高妍,以及哥大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孙任达围绕杜威教育思想与数字时代教育挑战展开汇报,展示出较强的理论意识与国际表达力。哥大教授们高度评价学生的研究原创性和英语表达,鼓励其进一步拓展成果,走向国际学术平台。


深化交流:Gita Steiner-Khamsi教授家访会谈

5月18日下午,代表团应邀拜访了Steiner-Khamsi教授,围绕全球政策流动与中国经验展开坦诚交流。彭正梅、李政涛两位所长介绍了中方研究成果与合作设想,卜玉华教授、王占魁教授、邓莉副教授就教育公平、课程改革等议题与Steiner-Khamsi教授进行了深度讨论。

Steiner-Khamsi教授对学部的研究深度表示高度认同。此次会谈深化了双边理解与学术互信,也为后续合作研究的制度铺垫提供了情感温度与共识基石。

学术成果进入课堂:比较所邓莉副教授受邀远程教学

5月19日,邓莉副教授受Gita Steiner-Khamsi教授邀请为哥大与柏林洪堡大学联合开设的研究生课程“National Encounters with Global Reforms in Education”授课,介绍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流动以及其在中国的转化路径。本次讲座反响热烈,学生积极互动,展现出国际学界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浓厚兴趣,提升了比较所研究的国际传播力。

联合国总部参访:世界课堂的真实接触

5月19日下午,代表团参访联合国总部,重点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第4号目标(优质教育)及教科文组织的全球教育项目。成员们就全球教育治理提出诸多问题,展现出高度责任意识。此次参访不仅是文化学习,更激发了“为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使命感。

机制推动:共建中美教育研究合作平台

520日,华东师大与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贺南博士就共建“中美基础教育创新与发展中心”达成初步共识,拟建立双主任管理与多层次合作机制,该中心拟将设立于哥大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下,由华东师大基教所、比较所等机构与美方联合共建,将围绕研究、论坛、互访、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成为推动中美教育合作的常设性平台。

此次机制化对接,标志着600cc全讯白菜网在中外教育合作新阶段迈出实质步伐,也体现出华东师大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中国贡献的制度自觉。


在总结中成长:学术周总结会

69日上午,600cc全讯白菜网、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美国哥大国际学术周交流总结会。总结会由邓莉副教授主持,邓莉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学术周的日程安排和主要成果,参加此次学术周的老师和同学结合自己的参与经历和独特观察,分享了各自的收获和感想。


彭正梅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

这次学术周,加深了对杜威理论的理解,并从生命实践学派的对话、新基础教育改革和核心素养实施的讨论中,拓展了对杜威理论的实践意义和未来价值的新理解,印证了所有的交流、特别是国际交流都具有教育价值的杜威信条;在杜威的理解中,交流是人类改善和世界改善的机遇。


李政涛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感谢学部为我们的顺利出访所提供的支持,感谢比较所正梅所长和邓莉老师所带领的团队与我们基教所团队的精诚合作。总体来看,这次出访达成了预期目标,通过学术研讨、新书发布、专题交流等各种方式,既深化了与哥大教师教育学院的合作关系,也拓展了新的合作渠道与途径,还扩展了国际交流合作的朋友圈,为今后持续深化中美基础教育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卜玉华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哥大教育学院是世界最大、专业最齐全的教育学院,具有1887年的历史,和中国有着百年渊源,陶行知、蒋梦麟等中国近代教育大家都在哥大教育学院度过重要的学习时期,在今天,哥大也和中国的高校和地区有着深度合作。此行深刻地回答了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国际交流问题,也感受到了哥大对世界教育改善的深深情怀。


王占魁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美国的教育学主要成就大多与哥大相关,这是一次教育学的朝圣之旅。同时,在联合国感受到中国同胞的亲切和互相帮助,也直观地感受到世界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国际社会和平的重要性。


邓莉副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在此次学术交流周中,我有幸参与了一场思想深刻、跨文化交织的国际对话,更收获了宝贵的学术支持与人文关怀。在哥大这所具有深厚教育传统的世界一流学府,我的新书得以面向国际学术界正式发布。非常感谢学部和哥大中教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无比宝贵的平台和机会。发布会上,国内外知名学者给予了我很多真诚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了我在全球教育政策流动中讲好中国教育改革故事的使命感。


David Kyeinuamah(600cc全讯白菜网高峰博士后):

在参访哥大教育学院期间,我被杜威与中国学生的画像所触动,感受到导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传承的力量。教授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时常引用导师或同事的工作,体现出学术的延续与批判精神。此外,教授们关于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探讨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于金申(博士四年级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这次美国学术交流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通过与国际顶尖教育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美国教育实践的情况,积极对接了美国教育研究的前沿进展,更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前沿和实践探索呈现给了美国教育同行。


盖平运(博士二年级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这次交流让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杜威"明日学校"理念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内涵,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未来的能力方面,寻求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吴月竹(博士二年级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这次哥大行对我来说是一种朝圣,杜威可以说是我一直以来读书和做研究的思想主线和背景。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学习,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为我们提供了为人为学的典范。我们的同学一直在这些天为我们整个团队提供力量,我觉得这是比我此行所学到的知识更宝贵的财富。


马梓越(硕士二年级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在此次哥大交流之行中,我深深浸润在浓厚的杜威学术氛围中。与中美杰出杜威学者的交流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使我对教育理念的全球对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同学们在旅途中的相互照顾与帮助,让我感受到团队的温暖与支持,这种合作与关怀使得整个学术之行更加充实且难忘。


高妍(硕士一年级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回首此次交流周,若未曾参与,我怎会知晓世间竟有这般勤勉不倦的奋进之人,又怎会见识到这般开阔多元、精彩纷呈的世界。这次经历无疑成为了我人生中一段无比珍贵且意义非凡的旅程,将持续照亮我前行的道路,鞭策我不断追求卓越,探索未知。



结语:走向世界的600cc全讯白菜网,书写共创未来的世界篇章

此次赴美访问活动,是600cc全讯白菜网对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积极推进。代表团所展现的学术深度、合作诚意与文化自觉,不仅赢得了国际学界的高度赞誉,也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经验的全球传播树立了新标杆。


未来,600cc全讯白菜网将持续依托基础教育、比较教育等优势研究领域,联动国际一流学术资源,服务国家战略与全球治理,探索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新路径。以思想为桥梁,以实践为支撑,600cc全讯白菜网正行走在理解中国、沟通世界的时代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