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精神传承 | “引领者计划”第五期选调生研习营主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600cc全讯白菜网

        4月2日下午,白菜网全讯600“引领者计划”第五期选调生研习营在文科大楼举行“光华精神与新时代选调生使命与担当”主题研讨活动。35位研习营成员来自5个学院的不同专业,他们通过主题研讨,深化了对光华精神的认识与领悟,也对新时代选调生的岗位担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第一组的石欣悦通过学习了解到光华大学诞生于“五卅运动”爱国浪潮,其精神内核——爱国、奉献、担当,正与当代选调生扎根基层的使命深度共鸣。新时代选调生应以爱国情怀锚定方向,在艰苦环境中解决民生难题。黄文婧同学认为光华精神不仅是校史中的光辉篇章,更是当代师大学子的精神坐标。真正的学问须扎根时代土壤,青年人既要做专业领域的探索者,更要做社会进步的践行者,让“日月光华”的精神在实干中焕发光芒。




        第二组的营员们立足专业视角展开深度对话。赖雨彤以教育学视角诠释光华精神的内核“求是创新”,提出通过数智技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性;陈家琪提出选调生应兼具政策洞察力与实践魄力,将教育治理融入基层服务中;刘李祎作为未来基层教师,希望发扬“敢当精神”,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先凯麟则分享此前学习到校友买寒笑在选调工作中提出的“微格分色”工作法,认识到“知行合一”在社区微改造、乡村振兴中的体现。


       第三组的营员们聚焦校史视频引发思考,从不同视角展开讨论。吴蔓羽被“光华不及人者,唯校舍耳”触动,赞叹战火年代师生凝聚力的可贵;刁梦涵提炼出“独立与高效”的关键词,感叹三个月重建学校的高效执行力。在探讨基层教育问题时,营员们结合家乡实际提出见解,无论是搭建线上教育平台与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议,还是对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数字鸿沟的关注,都展现出青年们立足实践、多维破题的思考维度。

      


  第四组的王瑞云指出新时代选调生肩负双重使命,既要传承“实事求是”的治学传统,在乡村振兴中坚持问题导向,又要发扬“光我中华”的爱国情怀,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中。朱子青总结此次研讨会既是思想洗礼,又是行动指南,新时代青年既要铭记“教育报国”的初心,又要在基层实践中将精神传承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五组的营员们一起研读了光华大学建校历史,营员们以“教育救国”的历史基因对话“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念,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选调生既是光华精神的传承者,更应是创新者,需以“光而不耀”的谦逊扎根基层,以“华而务实”的智慧破解难题,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价值的当代延续,让百年精神血脉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焕发新生。
       

         第六组的营员们共同观看了《白菜网全讯600校史:光华大学》的宣传片与往届选调生秦玥飞的访谈视频。在研讨环节,李嘉瑜从历史维度切入,回顾了光华大学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办学的不凡历程,揭示了 “教育报国” 与 “民族精神接力” 之间的深层联系。




       作为光华精神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新时代选调生将以“光华的炬火”照亮前路,用“知行的足迹”丈量担当。今日的选调生将以青春为笔,以基层为卷,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书写“教育报国”的新篇章,让光华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营员感悟

通过学习,我认为光华精神是一种爱国报国、知行合一、开放包容的精神。它不仅是校史中的光辉篇章,更是我们当代学子的精神坐标。真正的学问须扎根时代土壤,我们既要做专业领域的探索者,更要做社会进步的践行者,让“日月光华”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学前教育学系2024级研究生黄文婧


这次研讨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前行的动力补充。光华精神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内心的坚守,新时代选调生的定位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光华精神作为行动指南,以青春的热血和脚踏实地的实践,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让光华精神在基层绽放新的光彩。

——自然地理学2024级研究生朱子青


站在光华建校百年的时代交汇点,我深刻感受到光华精神与新时代选调生的联结。一百年前,光华大学在反帝运动的浪潮中应运而生,从光华大学教育救国的火种到新时代教育强国的使命,新时代的选调生不仅要以光华精神为镜,在基层中传承先辈的理想火炬,更要以勤奋实干为标杆,紧密关切国家时事和民生福祉。

——高等教育学2024级研究生余敏



白菜网全讯600第五期“引领者计划”选调生研习营

文案 | 先凯麟

排版 | 李嘉瑜

摄影 | 余   敏

指导教师 | 李戈锐